在中山,有一座承载着抗战烽火记忆的“胜利之桥”——星君庙桥。该桥建于1914年,在第二次横门保卫战中,时任中共中山县委书记孙康、中共党员缪天宇,带领守备总队第九中队在现火炬开发区张家边三仙娘山、星君庙和小隐一带阻击日军,与日军隔河对峙,县守备队第九中队小队长徐德标,在张家边星君庙山上率部队抗击日军,在冲锋时英勇牺牲。但是八十年后的今天,这座承载中山抗战史的“胜利之桥”却淹没在城中村内,失去了往日的荣光。
一、公益诉讼走近“胜利之桥”
2025年6月,中山市检察院在办理督促保护横门保卫战遗址群行政公益诉讼案时,获得星君庙及星君庙桥相关线索。
根据中山市检察院与广州军事检察院签订的《关于建立军地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的意见》,双方成立联合办案组,在“益心为公”志愿者、军人监督员的帮助下,共同前往星君庙桥一带开展现场调查。
二、立案调查推动星君庙桥保护工作
通过现场勘查、调阅历史档案,检察机关查明星君庙桥一带确系横门保卫战战场旧址,并发现有关部门对星君庙及星君庙桥修缮、保护等工作存在履职不到位问题。
星君庙桥现状。
针对星君庙桥保护状况不佳的情况,中山市检察院与相关行政机关共同磋商,研究星君庙桥等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方案。后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,督促其依法履行文物保护职责,加强对文物保护的日常维护监管,及时消除文物安全隐患,做好抗战历史的宣传工作。
三、凝聚合力共护抗战遗址
收到检察建议后,相关部门协同履职,以“一桥一庙一树”整体保护思路推进抗战遗址保护工作。一方面,组织清理周边的固体废物及堆放的杂物,在桥头加装抗战历史宣传栏,全面摸排辖区历史文化资源,加强多处文物保护单位修缮保护及有效利用;另一方面,推动开展星君庙桥、星君庙革命遗址申报、认定及星君庙桥头百年树龄的古木棉树保护等工作。截至目前,星君庙桥一带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状况得到初步改善。
星君庙桥桥头加装抗战历史宣传栏。
星君庙桥一带是横门保卫战战场遗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,承载着中山人民奋勇抗战、保卫家乡的斗争精神。检察机关将以此案办理为契机,携手各方构建长效保护机制,共同守护红色根脉,赓续革命精神。
相关文章